奇異恩典,何等甘甜,我罪巳得赦免;
前我失喪,今被尋回,瞎眼今得看見。
如此恩典,使我敬畏,使我心得安慰;
初信之時,即蒙恩惠,真是何等寶貴!
許多危險,試煉網羅,我巳安然經過;
靠主恩典,安全不怕,更引導我歸家。
約翰紐頓(John Newton)是十八世紀的聖詩作者與佈道家,最著名的詩歌就是全球流傳的「奇異恩典」。他從一個只讀過兩年書,身歷萬劫,遭遇 絕境的落難人,轉變為一個博覽群經的宗教領袖,正是「奇異恩典」的最佳寫照。
喪母失學浪蕩少年
約翰紐頓出生於一七二五年的英國倫敦,他的父親是西班牙人,從事航海事業;他的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,但不幸在他七嵗那年病逝;父親續絃後家中氣氛不睦,造成他波瀾起伏的人生。約翰幼時在寄宿學校讀書兩年,因受不了嚴格的生活而輟學。十一嵗時跟著父親上船,開始航海的生活,隨之染上水手的放蕩習性,吃喝嫖賭,樣樣都來。
苦難多過黑奴
十九那年,他被召到哈里奇接受海軍訓練,但因受不了嚴苛艱苦,企圖跳船逃役,卻被抓了回來,被鐵鎖住。在幾乎被囚禁了六個月後,因船長去世,讓他有機會轉去一艘販賣奴隸的商船服務,不料這卻是另一個更大的苦難。
尚未開始在船上工作,約翰就生病了,船主只好自己出海,把他交給女黑奴看顧。但女黑奴厭棄他,不給他水和食物,直到有一些身上帶著鎖的黑奴同情他,發現原來他比黑奴的處境更可憐。
航海中的逆境
約翰康復後隨著運送場黑奴的船主出海,沒多久遭人冤枉竊取船上貨物,因此每當船靠岸時,船主就用鎖把他鎖在甲板上。有時船主一上岸就是好幾天,約翰便要在甲板上挨餓,忍受日曬雨淋,甚至成了場黑人的奴隸。
這時約翰開始祈求神的憐憫,並設法寫信請求父親營救。
一年多後,約翰轉到另一艘也是販賣奴隸的商船服務。一七四七年二月,終於巧遇父親派來營救他的商船,而啓程返回英國。
然而,當約翰從非洲返英途中,遇到強烈暴風雨,船在浮沈傾覆之際,生死一線間,他腦海中出現了幼時母親教導他背誦的聖經經文,於是他向神祈求,與其作海上的奴僕,不如讓他永遠作主耶穌基督的奴僕吧!這個祈求讓他在風暴中得著新生。
盡人世滄桑終成牧師
一七五四年,二十九 的約翰與妻子定居利物浦,當一名觀潮員維生,並開始研讀拉丁文及希伯來文聖經。
一七六四年,約翰在歷經人世滄桑後,終於成為一位牧師,就這樣一直為神作工,到八十二嵗退休時,即使記憶力已然衰退,他卻告訴大家,他清楚記得兩件事:第一、自己是個大罪人,第二、基督是他偉大的救主。
在他離世前,他為自己寫下了墓誌銘:「約翰紐頓,神職人員,曾放蕩不檢、不信神,在非洲做過奴隸的僕人;藉我們滿有憐憫的救主耶徐b基督,得蒙保守、醫治和赦免,以及被委派去傳揚他曾長期致力破壞的信仰。」
不論環境有多惡劣,人心向神關閉的時間有多長,但神的愛與憐憫,是確實可見的。一如約翰的詩歌中所 的,從前我是瞎眼的,現在我看見了。這是何等奇異的恩典!文章轉載于蒲公英月刊
「基督耶穌降世,為要拯救罪人。」這話是可信的,是十分可佩服的。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。
《聖經》提摩太前書1章15節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