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5 December 2010
Tuesday, 23 November 2010
成為基督徒
很多时候,当我们问一些朋友们:“你是基督徒吗?”他们往往会回答说:“不是。”但若再问:“你接受了主耶稣基督作你个人救主没有?”他们却会说:“哦,接受了;不过我还未受洗。”究竟一个人怎样才算是一个基督徒?是以他接受了洗礼与否来决定吗?洗礼固然重要(因为此乃主耶稣亲自吩咐他的门徒去遵守的),但是洗礼并不能洁净人的罪,洗礼不能让人换取永生。
那么,怎样才算是基督徒?怎样才能获得永生呢?《圣经》告诉我们:“你们得救是本乎恩。”(弗2:8)也就是说,永生是神免费的礼物;重生是神奇妙的工作。
那么,人是否就没有当尽的责任了呢?
其实,人若愿意得到救恩,只需要信靠、接受耶稣基督为“救主”和“生命的主”。因为神给我们的应许是:“凡接待他的,就是信他名的人,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。”(约1:12)
那么,怎样才是相信和接受耶稣基督呢?
首先,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个罪人。要知道,这位神是圣洁的,是轻慢不得的,他“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。”(出34:7)
因此,来到圣洁的神面前的人,就会同时发现自己的污秽和不配。在他面前,我们必须谦卑,承认自己干犯了他的律法,得罪了他,真诚地求他赦免我们的罪。
其次,我们要为自己的罪感到难过和懊悔。经历过神赦免其罪的诗人曾这样写道:“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;神啊,忧伤痛悔的心,你必不轻看。”(诗51:17)
圣洁的神是痛恨罪恶的神,但他竟然愿意接纳我们这些罪人。蒙神接纳的人,不单要为自己的罪痛悔,且要有神的性情,恨恶罪恶,远离罪恶。
最後,我们必须过一个信靠耶稣基督的生活。从前,我们以己为中心,凡事随己意行。成为基督徒之後,基督应当是我们人生的中心,我们把主权交给他。“信”“靠”耶稣包括两方面,即相信他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架上,并且从今以後一生依靠他,仰望他,顺从他,跟随他,以他为生命的主。
当一个人愿意这样相信、依靠主耶稣时,他就是一位基督徒了,就是被神接纳作他自己儿女的人了。
真正的基督徒有不少基督徒信主多年,在教会也曾热心事奉过,可是当环境一改变──例如毕业了、搬迁了或面临人生的困难,他们就不再去教会,对主的信心也消失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问题的关键,很可能在於对“作基督徒”的观念有偏差。
有不少人认为作基督徒只不过是为了保证死后能上天堂,与今生在世上的生活无关。也有人认为作基督徒就像得到一条 .急求救热 .,在有需要时才用。上帝因而变成了一个有求必应的“圣诞老人”,任由随意摆布利用。这种把神当作为服务工具的人,仍旧过着以己为中心的生活,他们又怎能称为基督徒呢?
究竟真正的基督徒是怎样的人?
基督徒是一个曾经与主耶稣相遇过的人。这位耶稣基督本是万有之主,他却道成肉身来到世上,并且呼召我们在世上的人跟随他。当耶稣在世上拣选他的门徒时,他清楚道出他的目的:“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,也要差他们去传道。”(可3:14)
真正的基督徒,不是道听途说而接受信仰和神的,而是亲身经历过主耶稣的荣耀和恩典,而且能见证说:“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,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。”(约1:14)
其次,真正的基督徒必须是一位效法主、追随主的人。“门徒”的意思就是“学生”,即学习老师的榜样和遵从他的训诲的人。主耶稣对信徒的呼召是:“来跟从我。”当一个人遇见过主耶稣,并接受了他为救主后,他会被主的爱所吸引,而立志跟随他,并且愿意认识他更深,在日常生活中,用心研读他的话,分辨哪些事情是合乎他心意、哪些事情是他所关心的。作为一个主的门徒,必须是一个体贴主心意的人。诗人说:“我要默想你的训词,看重你的道路。我要在你的律例中自乐;我不忘记你的话。”(诗119:15-16)
最后,一个基督徒是一个愿意付任何代价,作任何牺牲(甚至经历苦难以至於舍弃性命)去跟随主到底的人。凡重生了的人都会认识到我们本是该灭亡的人,但主用重价救赎了我们,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救赎我们的主再保留什么。何况主自己来到世上,原是走了一条十字架的道路(十字架是羞辱、受苦的记号)。主耶稣也对他的门徒这样要求:“若有人要跟从我,就当舍己,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。”(路9:23)
主耶稣并没有应许他的门徒天色常蓝、一切顺利。反之,他对他门徒的要求,乃是一种不惜任何代价的跟从。然而,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投资,因为主的吩咐是带有应许的:“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,或是弟兄、姊妹、父母、儿女、田地,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,......并且要受逼迫,在来世必得永生。”(可10: 29-30)
无论是出於对主爱的回应,还是由於对主吩咐的遵从,一个真正的基督徒要随时作好为信仰受苦、行走窄路的心理准备。
来!活出基督徒生命
作基督徒有一点像结婚──在神面前,我们起誓、立约,终生为他而活。对你来说,神是否只是一个“圣诞老人”?一条“紧急求救热线”?一条往天堂的捷径?抑或他是你生命的主?
信徒若要过一个真实且能结果子的信仰生活,首先要对“作基督徒”有正确的观念。
让我们把一生交托给他,让他作我们的主!跟从主耶稣是需要、也是值得我们献上一切的。
使徒保罗说:“知道我所信的是谁,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,直到那日。”(提后1:12)
愿我们也能像保罗一样,对信仰有如此清楚的确信,并且以具体行动活出信仰,一生为主而活。
From:中華展望
http://www.chinahorizon.org/live/images/electronic_tracts/salvation_1.pdf
Sunday, 14 November 2010
Saturday, 13 November 2010
Thursday, 23 September 2010
Tuesday, 3 August 2010
2010年度学青户外活动
2010年度学青户外活动
时间:8月28日 10:30--14:00
地点:葛西临海公园。
集合时间地点:10点半 JR葛西临海公园駅
节目:11:00--11:30 会前赞美
11:30--11:40 破冰游戏。。
11:40--12:00 成长游戏
12:00--13:00午餐时间 午餐自备。。
13:00--14:00体育活动(比较轻松的游戏动脑的,还有羽毛球赛,拔河等。。。)
结束祷告
注意事项:
携带物品: 防晒霜 防晒帽子 运动鞋 毛巾。
早餐要吃点,准备带午餐(当地有卖东西,但较贵)
团契准备: 地毯,常备药,创可贴,保险费用补贴
保险:有翠纯姐妹帮忙的情况。只需要,代表的名字和住址和电话。其他人只需要填写名字和年龄。投保内容是受伤的情况下,补助一定的金额。
费用方面:無料。团契辅助保险费用。。
补充:如果当天下雨活动终止,晚上学青节目时间照常进行。。。五点五楼。。。
Tuesday, 13 July 2010
Thursday, 13 May 2010
Tuesday, 4 May 2010
Friday, 23 April 2010
Friday, 16 April 2010
二位傑出的女性
生命飛揚網站
經文:路加二24,馬太一28,46-55,二24;馬太十一11,路加一15,42-45
想到主耶穌基督,我們會滿懷感恩:從榮耀的天庭降卑到低賤的馬槽,從坐寶座的威權犧牲到十字架的死刑,從超越歷史時空到受制歷史時空。我們永遠感戴祂的大愛。
想到這,我們會好奇想問,
是誰有這特權,在上帝降生塵寰時,親睹這出生嬰孩的豐采?
是誰有這特權,在晚餐後的床邊故事,向上帝解釋舊約羔羊被殺獻祭的意義?
是誰有這特權,培養仁愛聖潔的品質在孩童上帝的心靈裡?
馬利亞
她未能給予耶穌財富。挑著孩童耶穌到聖殿奉獻時,馬利亞和約瑟只奉獻得起二隻乳鴿──極窮困人家的祭物。但她給予耶穌豐富的靈性內涵。
她未能給予耶穌教育。被迫逃往埃及異鄉,她不會讓耶穌在異鄉環境中接受啟蒙。約瑟操作木工的微薄收入,也不可能支援馬利亞送耶穌上學的夢想。但她把天父的同在嫡傳給耶穌。
她未能張羅旅費,讓耶穌到羅馬大城去遊學,增廣見聞。但她堅持攜著孩童耶穌,赴上帝之城耶路撒冷朝聖,深植敬虔的宗教情操在祂心底。
她未能購買競技場的門票,供耶穌觀賞武士的格鬥。但她教導孩童耶穌順服天父的旨意,得勝魔鬼試探的決心。
她買不起文士抄寫的舊約聖經,但她把熟記在心的經文,教導耶穌背誦馬利亞直到詩歌、應許、預言成形在耶穌心中。
從神性來說,耶穌的聖潔、完美的屬性是祂的天然品質。從人性來說,這聖潔的品質是母親馬利亞,所一手調教出來的美麗作品。
馬利亞,孩童耶穌的母親,配得我們的景仰學習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想到施洗約翰,我們滿懷驚訝:
他從哪裡來的勇氣,敢在老虎頭上拔鬍鬚?明知責罵君王是殺頭的玩意兒,他竟敢直言希律的婚姻是不合理的。
他從哪裡來的魅力,在曠野傳個簡單的信息:天國近了,你們當悔改,竟然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,從猶太全地蜂湧到約旦河受他的洗?
想到這,我們會好奇地詢問,
是誰有這能耐,在上帝的開路先鋒施洗約翰心中,雕塑這傑出的品格?
是誰有這影響力,培養出舊約時代結束時最偉大的傳道人?
以利沙伯
以利沙伯這名字的意思是「一位敬拜神的人」。因為敬拜神,所以她常被聖靈充滿,當馬利亞(耶穌的母親)向她問安,以利沙伯馬上被聖靈感動,脫口而出祝福的話:「妳是何等有福,妳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。主神對妳所說的話都要應驗。」(路加一42-45)這與神同行的品質,創造了美好的屬靈環境,使施洗約翰尚未出生就被聖靈充滿。(路加一15)
以利沙伯的族譜可以追溯到祭司亞倫。因為承繼了服事神的天職,她從小就接受宗教上虔敬的薰陶。路加福音一章5節描述她和丈夫撒迦利亞,「在神面前為義,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,沒有可指責的。」這是聖經所能給予人最高的讚譽。因為他們二人的公義正直,所以培養出勇敢剛正的施洗約翰,神子耶穌基督的開路先鋒。
馬利亞和以利沙伯,世人最喜歡愛用的二個女性美名,培養出人類歷史上最是舉足輕重的二個偉人,她們的虔誠創造了兒子的虔誠,愛神的她們,塑造了兩個愛神的兒子。印證了我們所熟悉的俚語:「那推動搖籃的手是推動世界的手。」
默想:
1. 你是否也曾想到,自己今天能擁有某些優美的特質或品格,是因為父母的苦心栽培和以身作則的結果?你還記得他們運用了那些方法來塑造你的品格?
2. 現在自己身為人父人母,我們可以效法這二位傑出女性在那方面的榜樣?
重點經文
路 2:24
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說、或用一對班鳩、或用兩隻雛鴿獻祭。
路 1:15
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、淡酒濃酒都不喝、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。
路 2:46
過了三天、就遇見他在殿裡、坐在教師中間、一面聽、一面問。
Monday, 12 April 2010
基督徒可以爱自己吗?
基督徒可以爱自己吗? 转自:圣言资源中心 http://www.sagos.org/faq/default.asp
问:有人认为圣经中「爱人如己」的诫命说明在爱人之先必须爱自己。基督徒可以爱自己吗? 答:--圣言资源中心: 赖若瀚牧师 圣经强调圣徒必须「爱人如己」(太廿二39;参利十九18)。有人根据这条诫命认为若要「爱人如己」,必须先爱自己。若不懂得爱自己,那里知道如何去爱人? 另外,保罗亦吩咐作丈夫的要「爱妻子,如同爱自己的身子;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」(弗五28),道理同出一辙。 基督徒可以爱自己吗?这与圣经教导要「舍己」又当如何协调?
一. 圣经从没有教导信徒要爱自己 让我们先从耶稣引述旧约诫命来讨论这课题。 圣经解释的一项重要原则是:上文下理。从上文下理看,耶稣回答律法师的问题时,将旧约诫命的总纲归纳为两条:先爱神,后爱人。「爱自己」并不是一条诫命,它只是被假设在其中而矣。「爱人如己」的重点在于「爱人」,不是在「爱自己」。
解经的另一项重要原则是看圣经整体的教导,看别处经文是否教导同样的信息。简单来说,这是以经解经的进路。 圣经从来没有教导信徒要爱自己,爱自己不是圣经鼓励的人生哲学。不少人引用圣经,只是选取字句上片面的意义,这样的解经十分危险。 事 实上,没有人是不爱自己的。一个人生下来就会照顾自己、保护自己,总会尽力不让自己受亏损。圣经要求我们要爱别人,好像我们本能爱自己一样。这正是耶稣 教导的金律精意所在:「你要人怎样待你,你就要怎样待人。」(太七12)它强调一种同理心,体胋别人的处境,然后用爱心去对待别人。
二. 「爱自己」与「自爱」在本质上完全不同 中国古训教导人要「洁身自爱」。但这种自爱与爱自己完全是两回事。 健康的自爱是一种自重:接纳自己,不随意糟蹋自己。对于基督徒来说,这种自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为出发点。乃基于认识自己的身体乃圣灵的殿,是神用重价买赎回来的(林前六19-20)。 反之,爱自己纯粹是一种自私的爱,有强烈的「我念」在其中。现代人经常高举「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」的人生哲学,但它与圣经「舍己」的教导不能协调。
三. 放下自己,才能真正去爱人 保罗说爱是「不求自己的益处」,原意是「不求自己」,将自己放下。满有自我的爱与真爱距离甚远,不能放在同一个平台上。 认为要先爱自己才可以爱别人的论调,其实是为自己找一个借口。我们千万得儆醒,因为在末后日子将会有「失控」的情况出现(「危险」一词曾用来描述格拉森被 鬼附着的「失控」光景,参太八28的「凶猛」)。而其中一种失控情况是人要「专顾自己」(提后三2),原意是「专爱自己」(”lovers of themselves”),专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,陶醉于「爱自己」的享乐中,。
让我们努力学习,从自爱,到爱人如己,最后到舍己,进入爱的更高的层次,这是真爱学习的一个基本进程。
Wednesday, 24 March 2010
2010年3月生日會
![]() |
這里有更多的照片可以看喔! |
Wednesday, 24 February 2010
2010年2月生日會
![]() |
生日会花絮,請點擊! |
Sunday, 14 February 2010
2010舊歷年我們一起走過
![]() |
這里有更多的照片喔! |